第112节(1 / 2)

凤行 假面的盛宴 2934 字 7天前

一想到建平帝, 哪怕皇贵妃想强撑着不让儿媳担忧,也不免露出几分郁郁之色。凤笙瞅见了,不免有些感叹。

她也没说旁的,而是说起了方才看见惠王来寻魏王说话的事。

皇贵妃听了,美目中一片翻滚,就如那忽明忽暗的烛火,让人看不透其心中所想,倒是表情嘲讽味十足,隐隐还有着忌惮。

“我早就说了,那位不是个简单的,再难的境地,她都能演一出绝处逢生。这些年来,我看多了,看厌了,也看烦了,这宫里多少人好奇我为何打蛇不打死,也免得日后反受其害,其实不是我不想,不过没机会罢了。”

凤笙静静听着皇贵妃的话,心中无限感慨。

“瞧瞧人家这一出浪子回头金不换演得多好,当初她为了给大皇子娶亲,闹出多少笑话,估计整个京城的人都在笑话中宫一系没落了,看似陛下为大皇子挑了孙氏,殊不知人家早有决断,娶了孙氏不过正中下怀。大婚当日孙氏便传出悍名,外人只当是笑话,让陛下去看,却不免又怜悯一二。

“毕竟这儿子是当初看重的,损了他的颜面,何尝不是损陛下。孙氏有了恶名,管着大皇子也是理所当然,之后闹出的几场笑话,一还是博取陛下同情,二不过是为自己造势,于是之后的浪子回头便顺理成章。”

难得皇贵妃愿意说这些,凤笙也就静静地听着。

“如今孙氏把府里管得井井有条,上下铁桶一片,惠王也一改早先荒唐,如今越发的成器了。世人为何永远记不得好人,因为好人实在太不起眼,相反是那些以前荒诞不羁,之后痛改前非的才容易让人记住,因为世人笃信浪子回头金不换。如今朝中可还有说惠王一句不是的?即使是有,也是被归咎在身边的人身上,觉得是受人蛊惑,替下面人背了黑锅。”

这些道理凤笙自然也懂,可不就如皇贵妃说的这样。

“现如今名声好了,也封王了,嫡子也有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他今日寻了钺儿,可不是打什么好主意,不过是借着钺儿彰显兄弟情深罢了。”皇贵妃冷笑道。

*

事实上皇贵妃没说错,凤笙当时就看出来了,之后回府的路上问了魏王,果然惠王是打着这个主意。

世人都知惠王与魏王兄弟情深,但那不过是前些年。自打皇贵妃出头,魏王又娶了凤笙,双方几番撕破脸皮,只是没在人前闹开罢了。

如今惠王觍着脸当做没事,来寻了魏王演兄弟情深,关键魏王不能翻脸,那些事当年既被遮掩,建平帝也从不在人前发作,就是代表以后谁也不准提,魏王若是沉不住气主动提了,更是趁了对方所愿,恐怕到时候会轮到陈皇后笑话这边太不懂事。

所以魏王只能忍着,还得陪演。

到底太过憋屈,且凤笙如今也看出来了,以前皇贵妃还坐的住,自打出了丹毒之事,她反倒急了。

为何会急,凤笙和魏王心里都明白,却不好诉之于口。

退一万步来讲,若建平帝哪天真有个万一,又没在之前明确立储。不管是按照长幼齿序,还是按照嫡庶尊卑,也合该是便宜了惠王。而到了那时,皇贵妃下场恐怕不好,魏王和十六同样如此。

这关乎着一家子的未来的安稳,皇贵妃急也是能理解的。

至此,凤笙反倒有些犹豫——魏王还有没有再继续沉寂下去的必要。

这话她当时没说,而是又看了两日。也是巧了,魏王也看出其中厉害,不管表面装得再好,私下里多少有些按捺不住,这些瞒得过外人,却瞒不过凤笙。

而且有这种想法的不止他一个,还有府里的几个幕僚,尤其是茅单,这两日几番来寻魏王。

这茅单素来是个桀骜不驯的,也是本身有才,虽是凤笙当初刚嫁过来,显出本事镇住了他,可一去五六年,正逢魏王最年轻鼎盛的时候,偏偏他凡事不沾,眼见别的皇子一个个不说混得风生水起,至少自有势力,相反魏王就不起眼了,这几年茅单没少蠢蠢欲动,暗地里怂恿魏王东山再起,只是魏王素来不搭理他。

就因为这事,茅单又迁怒上凤笙了,总觉得王爷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只差没把‘美人膝,英雄冢’挂在嘴边上,却又不敢当着凤笙面说,那个憋屈别提了。

眼瞅着他来寻王爷共商大事,王爷不避着王妃些,还容着她大着肚子在旁边吃茶看书,悠闲自在,反正凤笙是被他哀怨的眼神瞅得鸡皮疙瘩掉一地。

她放下茶盏,清了清嗓子,道:“其实茅先生所言甚是有理,此一时彼一时也。”

魏王看了过来,眼神趣味。

“那你是赞同了?”

凤笙心中直翻白眼,什么叫她赞同了,如果他不赞同,茅单能来到她边上大放厥词,这人真是有了机会就给她下绊子。

“想必殿下心中早有主张吧。”这是一个陈述句,凤笙笑得假假的。

“但本王还是想听你说说。”魏王笑得和煦,一脸光明磊落的样子。

凤笙索性也不遮掩心里的想法了,道:“这么好的机会送上门,索性顺势而为吧。想来吴王赵王襄王他们憋屈得不行,不如我们借他们一把刀。”

“什么刀?”茅单没忍住问。

凤笙看着他,微勾起红唇:“诛心的刀。”

*

因着建平帝格外反感,也大肆整顿过几次,朝堂上近几年也无人敢再提立储之事。

可这事就像那和尚头上的虱子,是明摆着的,早晚都得面对。且这件事也不会因为大家都掩耳盗铃,就能当做不存在,反而因为长时间的压抑,就如同那干透了的草垛子,不点则已,一点就是熊熊大火。

这几年惠王的改变,大家都是明眼可见,朝中到底支持正统的大臣为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是大家都通晓的道理。比起惠王来,吴王等一众皇子到底缺少名正言顺,如今这个名正言顺的能立起来了,圣上还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而且有许多人见建平帝一直不愿提立储之事,转头又对惠王颇为优待,只当圣上对废太子还没死心,也因此魏王一系的人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办成了想办的事。

开头不过是寻个没有派系之分,在朝中又是耿直人设的言官,重提立储之事,其中着重提及了惠王浪子回头的事。有人下饵,自然有人上钩,再找人敲敲边鼓,那些日夜操心江山社稷的老大臣们主动就跳了出来。

这些不过是朝堂上经常会上演的老把戏,只要是混迹朝堂多年的官员,几乎没人不懂这一招,但招式不怕老,够用就好,即使大家都心知肚明,还是会有人不停地上钩。

有的是被人煽动,有的是明知山有虎,还有的不过是利益的驱使。

开始的势头并不大,可随着时间的过去,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弄到最后反倒挑事的成了旁观者。这个魏王和凤笙自然是不会拒绝的,就等着在一旁看戏。

而建平帝,本来没把这事当成回事,可随着复辟太子的呼声越来越大,他也看出是有人暗中推波助澜。

惠王自然是有最大嫌疑的,如果此事成功,他得到的好处最大。可吴王、赵王、襄王等人也洗不掉嫌疑,谁知他们是不是眼见惠王势大,故意弄这一出想引起建平帝的忌惮。

建平帝照惯例用妄议皇家私务为名,将那重提立储的言官,以及几个最近上蹿下跳格外惹眼的小官打了一顿廷杖,本以为会挫了对方锐气,多少能消停些日子,谁知却捅了篓子。

几个在朝中颇有威望的老大臣接连出面,甚至内阁之中也有两位阁老出面了。这些都是建平帝颇为倚重的大臣,建平帝也心知到了他们这个位置,若说私心不可能没有,但极少,他们是真心为江山社稷着想。

这些人要说迂腐也真迂腐,但却是个顶个的忠心,恰恰是这样的人最难办,既有忠心又有资历,真下狠手处置这些老大臣,日后史书该如何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