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舅舅在心里摇摇头,又看向边静玉。
这孩子会读书,只怕比沈怡更“坏”。若他和沈怡两人真的成了亲,大约就是……就是……杂学律法八卦学得很好但正经科举文章半点不会的鲁舅舅的脑海中忽然闪过了七个字——恶人自有恶人磨。
其实还算纯良的沈怡和边静玉就这样默默地看着鲁舅舅的脸变成了五颜六色。
“你的心意,我已是知道的了。”鲁舅舅对沈怡说,“还未恭贺你父亲官复原职。沈侍郎是简在帝心的人物,他一回来,你家就有主心骨了。你以前操持‘饿否’的生意时,还可以说是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责。但现在不成了,即便生意是挂在忠仆名下的,为了脸面好看、名声好听,也不该行商贾之事了。”
沈怡忙起身领训。
鲁舅舅摆摆手,让沈怡坐下,道:“既然如此,你家里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把‘饿否’献给皇上吧。”饿否的规模再怎么大,也不会被鲁舅舅这样的富豪大商人看在眼里,他其实是在暗示把通过送餐员收集信息的方法献给皇上。他一介商人,万万不敢沾手这种事,又感念沈怡的心意,才为他指了一条路。
想了想,鲁舅舅又说:“要以前朝厂卫为戒。”
给皇上送消息网是好的,但若这消息网失了约束,变成某些人用来陷害忠良的工具就不好了。这里头的分寸很重要。前朝之所以由盛转衰,还不是因为皇上压不住厂卫了,叫他们坏了朝廷吏治。说完这话,鲁舅舅就转了话题,对着边静玉和沈怡说起了家里的事情,譬如说边静玉的二表弟要定亲了云云。鲁舅舅向来谨慎,对于朝堂上的事,他自觉沈家人应当了解的比自己多,所以就点到为止了。
边静玉不知道礼物的事,也没把送餐员和大小福公故事里的流浪儿联想到一起去,实在不知道“饿否”有什么好献的。待舅舅说起了前朝厂卫,他才觉出事情的严重性来。他给了沈怡一个询问的眼神。
沈怡却难得没有注意到边静玉。他既被鲁舅舅点醒,现在满脑子都是“饿否”的事。
边静玉便在桌子底下踢了沈怡一脚。
沈怡依然没有侧头看向边静玉。
边静玉便又踢了一脚。
————————
依着感觉来看,两个脚印一左一右,应当非常对称。读书人真有本事!
被踢的鲁舅舅如此想到。
第59章
沈怡抱着一盒子的“八卦”回了家。鲁家舅舅把他送的礼物又重新还给了他。
这倒不是因为鲁家舅舅不喜欢这个礼物,而是因为这份礼物太过特殊,鲁家舅舅虽领了沈怡的心意,却觉得这份礼物不能收。除了八卦以外,他把沈怡送的其他礼物都留下了。他其实很看好沈怡。
沈怡回到家,钻进了父亲的书房,把“八卦”往沈德源那里一递。
沈德源和沈思虽官复原职了,现在却还处在假期中。皇上为了表明自己体恤下臣,准了沈德源和沈思在家里养上十天半个月的,一是为了养一养身子,怕他们在流放时伤了身体,二是为了给他们多一些和家人团聚相处的时间。不过,为了表示他的重视,他不仅赏下了金玉和药材,派太医在沈家常驻,还重新在京城中最好的地段给沈家赐了宅子。如此,那些观望的人倒是再不敢小瞧他们沈家了。
沈德源隔三差五就要给皇上递谢恩的折子,感谢皇上洗清了他的冤屈,感谢皇上如此厚待沈家等等。折子词句优美、情感真挚,可以被当做是谢恩折子的范本,保证能让皇上感知到他的一片真心。
但是,当沈德源写折子时,其实他的内心毫无波动。
后宫的女子就算长时间盼不来皇上的临-幸,也不能有怨望的情绪;其实前朝的官员也是如此。沈德源久混官场,很懂得其中的规则。大臣和皇上嘛,在很多时候都要比比谁更能演,比比谁更能装。
沈怡把“八卦”的事一说,沈德源恨不得要脱下脚上的鞋子来揍他!
儿子太能干、太有想法,真是一种甜蜜的负担啊!
“你真是给你爹出了个大难题……”沈德源狠狠地瞪了沈怡一眼。如果这张可以被建起来的消息网没有被鲁家知道,沈德源有很多方法把这件事情压下去。但是,现在鲁家都知道了,就有些麻烦了。
沈怡叹着气解释,他一开始误会了鲁舅舅喜欢听些东家长西家短的趣事儿,所以才会集了这些消息送过去,本来只是想要讨鲁舅舅欢心而已。后来猛然被鲁舅舅点醒,他才意识到这些东西很要命。
沈德源面无表情地问:“鲁家主怎么没把你打出门去呢?”这都能误会了!
“唉,别提了。我都想时间倒转把前两天那个会错了意的自己打死了。”沈怡说。
沈德源觉得有必要和鲁家主聊一聊。他虽和鲁家主不熟,却可以让安平伯代为引荐。
高飞案很快就有了新的进展。当然,因为整个案件没有进行公开审理,这些新进展都不为外人所知,只是被审案的官员呈到了圣上面前。高飞提供的证据上的镇国公私印把镇国公的义子杭胜牵扯了进来,本以为这事是杭胜仗着镇国公的权势做下的,不想在调查杭胜时,又把成家的人牵扯了进来。
成家现任家主是宫里德妃的兄长,也是二皇子的舅舅。
成家和柳家一样,是以军功发家的。不过,成家的基业都在南边。如今南边安稳并没有那么多的仗要打,成家就比柳家低调了很多。这几年,成家主的长子在南方军中驻守,他本人则留在京城中。
再说镇国公的义子杭胜,他本是军中孤儿。
西北那边民风彪悍,女子改嫁是常见的事,那些丈夫战死沙场的妻子往往会带着子女一起改嫁。若得遇良人,孩子们在新家庭中会得到很好的照顾,能有口饭吃,也能有件衣服穿。但是,有时候孩子们在新家庭中的日子会变得很艰难。镇国公便在西北十城中建了恩济堂,用以收养烈士们的孩子。
杭胜的父亲是个老兵。在他三岁时,他父亲牺牲了,他母亲委-身给一个皮毛商人做妾,跟着商人离开了西北。杭胜就进了恩济堂。他在恩济堂中长到了十三岁,和其他的孩子一样开始面临选择了。
虽然他们都是烈士后代,但恩济堂并不要求他们长大后一定要参军。想种地的就去种地,想学点字去行商的就好好学,想学医的就学医……当然,如果他们有志气要上场杀敌,恩济堂更不会反对。
十三岁的杭胜选择参军。然后,他和其他选择参军的孩子一起被丢到了兵营中进行训练。
在兵营中训练了两年,十五岁的杭胜第一次上战场,表现得可圈可点。兵营中,和他一样优秀的年轻人还有好几位。镇国公那时已经起了要培养继承人的心思,就在暗中观察着他们。杭胜很快就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了。他上了战场时勇猛,下了战场时关爱战友,并且还一直勤加锻炼、自学兵书。
镇国公爱惜人才,特意派了老兵去教导他。在杭胜十八岁时,他已经是兵营中一位人缘很好、战功不错的小将了。关注了他三年的镇国公亲自召见了他,在询问过他的意见后,将杭胜收为了义子。
这已经是三四年前的事情了,现在杭胜二十二岁。
而高飞母族几十人被无辜杀害的事也发生在三四年前。
也就是说,镇国公收杭胜为义子和高飞母族被杀两件事是前后脚发生的。
收杭胜为义子时,镇国公自觉还能撑上十到十五年,等他退下来时,杭胜正好是而立之年,正是年轻力壮却又积攒了不少经验的年纪。在他看来,敢于上场杀敌的杭胜到那时候应该能挑起重担了。
镇国公处处为杭胜着想,杭胜却在一开始就心怀不轨。
成家人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联系上杭胜的,这已经不可考了,但这肯定是镇国公收他为义子好几年前的事情。在镇国公刚认下杭胜为义子没多久,杭胜为了对成家人表忠心,就做下了杀害高飞母族的事。杭胜确实有几分厉害,他做了这事,就是为成家人捏造了一个属于镇国公的把柄,表明自己永远忠于成家人的决心。在柳佳慧的梦里,这件事情果然被算到了镇国公头上。如今朝廷中拿得出手的武官并不是很多,镇国公府分崩离析后,西北蛮人犯境,皇上无人可用,成家主临时接管西北军。
二皇子自请为将,有成家人的看顾,他在西北立下了好大一份军功。所以,在柳佳慧的梦里,他也是夺嫡的热门人选。别看皇上现在如此看重太子,当其他皇子太能干,老皇帝也会压不住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