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之人(2 / 2)

姜姬 多木木多 2686 字 22天前

他与朋友的这次小冲突也流传了出去,后来就变成了一则讲述友情珍贵的典故了。

后来再有人锁门留客,会心者当是一笑,也能感受到友人对他的眷恋之情。

当然,像白哥这样留客的,对面的人就只能吃个哑巴亏了。

你看,这都仿古人行事,乃雅事,日后流传下去也是一则典故啊。他们如果反抗得太厉害,反倒显得心胸还不如一个女子。

安乐公主都能强留他们,誓要辩出一个清白来,那他们就给她这个清白不就行了?

几乎不用再商量什么,一群人纷纷转口,大赞安乐公主仁慈可亲,鲁国丞相在凤凰台下解释《鲁律》也没有任何问题!诸侯国也是大梁的一部分嘛,那鲁国丞相在凤凰台下讲一讲鲁国最出名的文章有什么不好的呢?非常好,很好!

白哥欣慰道:“既然如此,就请诸位做些文章来,我好呈给公主。”

黄沼忍不住抢话道:“放我等归家,自有文章送上!”

“对对对!”

“我在家里才写得出来啊!”

“是啊,这里没有我惯用的纸笔,如何能放心作文?”

白哥笑眯眯地说,“这有何难?诸位惯用之物,我这就派人去诸位家中取来。至于文章嘛……不见到诸位的文章,这叫公主如何能放心呢?”

一群人面面相觑,发现不亲笔写下吹捧安乐公主的文章是别想走了。那还有什么说的?那就写吧。他们从落地到现在,别的都不敢说,作文比吃饭都熟呢。

于是这一堆人又叫。

“既然如此,那就速速点灯!送上纸笔,要什么文章顷刻可得!”

“先送饭菜来!我都饿了一天了!”

“对对对!先送吃的来!”

白哥此时又显得特别贴心:“如今天色已晚,怎么能令各位辛苦作文呢?一会儿我命人送上粥汤,几位食了粥就先休息吧,明日再作也不迟。”

说完,他不顾众人殷切的“挽留”之声,转身就走了。

一群人眼睁睁看着他走,唾骂不休。

不过白哥承诺的“粥汤”倒是很快送上来了,薄薄一碗稀粥,盛在浅碗中,两口就没了,还全是水。

肖望海把碗底的每一粒米都舔干净了,望着碗底发呆。

黄沼也在发呆,面前的粥还没动一口。

肖望海不好直接去拿,客气地说:“你如果不吃……”

黄沼回神,看到周围一双双狼眼盈盈发绿,立刻护住碗,二话不说就全倒嘴里了。

周围一片叹气之声。

一群人躺下睡觉,抵抗饥饿。

黄沼道:“……我今天又没回家。”

肖望海已经放弃担心这个了,他只是担心真的写了文就放他们走?那安乐公主关他们两天两夜,难道只是为了教训教训他们?

黄家,黄沼之父黄泽望着天边凤凰台宫殿一角,叹了口气,去见他爹了。

他爹听说不但黄沼陷进了凤凰台,毛昭今天还特意来见黄泽想让他接儿子回来。

黄泽说:“我听毛司空说,黄沼在凤凰台赖着不走就知道有问题。”

他爹点点头,“是啊,这一听就不是咱家孩子。他是故意提点你的吗?”

黄泽担忧道:“似乎是。但到现在阿沼也没回来,我还是想明天去看看,就是有什么事,我去那里也比阿沼留在那里强。”

他爹犹豫道:“明日早上待我问问。”

第二天早上,黄松年一大早起来就看到自己的五儿子就等在门口,他漱漱口,叫他进来:“说吧,什么事?昨天毛昭来了,说了什么?”

黄沼的爷爷在黄松年面前也是儿子,就小心翼翼的把自己儿子和孙子可能被人算计的事说了。

黄松年说:“毛昭有没有说要阿泽做什么?”

“没有。”

黄松年说:“那可能是还没来得及,这样吧,今天再等等看,如果还没消息,再让阿泽去看看。”

等到下午,毛昭再次登门,这回算是把黄泽给“骗”出去了。

黄家等到黄昏才见到宫中来人,宫里侍人还是那个说辞:黄沼赖在凤凰台不肯走,因为《鲁律》嘛,他跟人砸了学府还不够,闯进凤凰台一定要安乐公主给个交待。现在赖在里面说在这里吃不惯喝不惯,要他在家里用惯的东西。

黄泽亲自去劝都没把人劝回来,所以他打算继续留在那里劝儿子。

侍人过来是说,安乐公主的行李中没有男子所用之物,你家这两个男人住在宫里,安乐公主提供个屋子已经很仁义了,但他们父子的常用之物,吃喝拉撒什么的,请交给他带进宫去,好让黄家父子使。

黄家上下都没听明白,全是一脸茫然。

首先,这肯定不是黄泽和黄沼父子能干的事!!

然后,要他们俩的吃喝穿用之物……有什么用呢?

黄松年沉思片刻,让人复述了一遍侍人的传话,想了想,让人去准备一车金银,一车粮食,送到外头去给侍人。

余下人不解:“……难道安乐公主是想要礼物?”

黄松年说:“看不透啊……”看侍人收不收吧。

侍人收了,侍人还不肯走,侍人就在屋里坐着不动。

黄松年就试探着再送出一车金银,一车粮食。

侍人才起身告辞了,临走前笑眯眯地说:“这些只怕只够贵府二位公子吃一天的,那我明日再来。”

这话传到黄松年耳中,他才突然明白了!

“公主是要索粮啊!”

那宫中之人,就是她手中的“人质”。

黄松年连忙命人去打听被公主扣在凤凰台的人到底有多少,都是哪几家的。

一夜过去,打听出来凤凰台上六成的人家都牵扯了进去。本来去闯学府的人没这么多,后来毛昭出来又引了好多人进去“劝架”,结果最终陷进去了六成的人。

黄松年既惊又叹,想明白之后,竟然有了新奇之感!

多少年了,凤凰台上终于又有了一个令他感到新奇的人了。